重庆中医少林堂赋
2025-02-25 11:59:59
  • 0
  • 0
  • 0

重庆中医少林堂赋

大道至简 中医少林堂供图

重庆中医少林堂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中医诊所。少林堂由刘少林在1980年创办,以其名字命名,体现了家族传承的中医药文化。

2002年刘少林去世后,其子刘光瑞成为少林堂的掌门人和“刘氏刺熨疗法”的传承人。刘光瑞不仅继承了家族的医术,还在实践中对家传绝学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重庆中医少林堂的文化贡献主要有:

少林堂收藏的医学典籍 中医少林堂供图

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 中医少林堂供图

其一、古籍收藏与整理:少林堂及其关联的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中医药古籍、文物及标本,其中包括20000余件中医药文物及标本、3000块古匾、50000余册古籍。这些珍贵的古籍和文物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重庆中医少林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刘光瑞参与中医药科普节目

其二、学术交流与推广:少林堂积极参与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如举办《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大型丛书与《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的出版首发仪式暨巴蜀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进一步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交流与创新实践。

专家学者参访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

2008年,“刘氏刺熨疗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传统中医药类针灸项目中的唯一代表。这一荣誉不仅体现了少林堂在中医药文化领域的卓越贡献,也为其带来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认可。

少林堂作为一家中医诊所,以其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重庆中医少林堂不仅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诊所,更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其通过古籍收藏与整理、学术交流与推广以及非遗传承等方式,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以下是重庆中医少林堂赋全文。

重庆中医少林堂赋

重庆中医少林堂

巍巍巴渝,浩浩长江,山川毓秀,人文荟萃。于此灵秀之地,有“少林堂”屹立,承千年医道,续万世仁心。其名虽似禅门,实为医家圣地,乃刘氏父子心血所铸,集巴蜀医药之大成,扬中华文化之精粹。

一、少林堂之渊源

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主持学术交流会

少林堂,始于刘少林之手。刘氏一族,世代行医,至刘光瑞,更臻化境。其父刘少林,乃祖传第四代中医,上世纪五十年代创“刘少林药房”,后更名为“少林堂”。刘光瑞承父志,不仅精研医术,更创办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收藏中医药文物两万余件、古籍五万余册、古匾三千块,蔚为大观。

二、少林堂之珍藏

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刘光瑞介绍中医收藏挂图资料图片

少林堂内,典籍如山,文物如海。《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丛书五十四册,精选巴蜀医者手稿,涵盖理、法、方、药、术、雅六大类,收录绝方、绝术、绝招,堪称医界瑰宝。《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百幅古图,清晰展现中国针灸发展脉络,为研究巴蜀针灸史提供珍贵物证。更有匾额三千,古籍五万,皆为中华医药文化之精髓。

三、少林堂之医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刘光瑞在介绍医术

中医少林堂出版发行的《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丛书

刘氏刺熨疗法,乃少林堂之绝技。此法融针灸、火熨、滚石于一体,治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颈腰椎病,疗效卓著。刘光瑞更将此术改良,适应现代需求,于比利时、贝宁等国展示中医之神奇,破除“中医落后”之偏见。

四、少林堂之传承

重庆中医少林堂馆藏古文献的出版发行

刘光瑞介绍《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丛书与《少林堂馆藏针灸图典》出版情况。

少林堂不仅为医馆,更为文化传承之重镇。刘光瑞著书立说,出版《中国民间刺血术》《中国民间医药系列丛书》等,广受赞誉。其创办之博物馆、研究所,更成为中医药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之平台。

五、少林堂之未来

在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参加中医药学术交流会专家学者合影

今日之少林堂,承古启今,继往开来。其珍藏之典籍、文物,皆为中华医药文化之瑰宝;其医术之精妙,更为世界所瞩目。愿少林堂薪火相传,光耀千秋,为中华医药文化之复兴,再谱华章!

出版发行的《少林堂馆藏中医药手稿本》系列丛书

嗟乎!少林堂者,医道之殿堂,文化之灯塔。其存,乃巴蜀之幸,中华之福;其兴,乃医道之昌,文化之盛。愿吾辈共勉,传承其志,弘扬其道,使中华医药文化,永耀寰宇!

(图片文献由少林堂提供,致谢!)

蔡律   2025年2月24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