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廉寺生态农场的晚熟锦绣黄桃已然成熟
重庆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部分果面带有鲜红色晕。蔡律摄
重庆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个头大、水分足,糖度高。蔡律摄
2025年8月1日,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巴联村的巴廉寺生态园培植的锦绣黄桃已然成熟。此地距重庆主城区鱼洞约38公里,地处海拔600 - 700米的丘陵山地缓坡。四周自然植被环绕,藏风聚气,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颇为丰富。这里常年平均气温约23℃,自然授粉率颇高,十分契合重庆的丘陵气候,此地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是适宜水果生长的宝地。不过,在雨季需留意防范裂果和虫害。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熟时呈金黄色。蔡律摄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熟时呈金黄色。蔡律摄
走进果园,可以看到黄桃树上硕果累累,部分果实因过熟而脱落,故而需用铁丝网加以防护。单株黄桃树的挂果量可达数十个之多。其果肉呈橘黄色,香气浓郁醇厚。成熟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与同属重庆气候区的炎陵黄桃成熟期相近。晚熟品种或许受海拔(巴廉寺生态园海拔600 - 700米)影响,成熟期可能延至8月底9月初。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熟时呈金黄色。蔡律摄
巴廉寺锦绣黄桃以其橘黄的果肉和浓郁的香气,甜酸比例恰到好处。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部分果面带有鲜红色晕,果肉为橙黄色,单果重量或许可达200克以上。其表皮光滑细腻,触感坚实。果肉紧实却不坚硬,纤维较少,核小肉厚,恰似夏日阳光凝结而成的宝石,令人沉醉其中。
巴廉寺生态农场的晚熟锦绣黄桃适宜生长在微酸性土壤(pH < 6)中,种植在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它抗炭疽病的能力较强,但在雨季需谨防积水导致烂根。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熟时呈金黄色。蔡律摄
黄桃大多在7 - 10月成熟,而巴廉寺生态农场的锦绣黄桃大约在8月10日左右完全成熟。黄桃普遍富含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其果肉软硬适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更显香甜多汁。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部分果面带有鲜红色晕。蔡律摄
巴廉寺黄桃富含维生素C与抗氧化物质,每100克果肉或许含有12毫克维生素C及162微克β - 胡萝卜素,有助于美白肌肤、延缓衰老;含有膳食纤维,果胶含量约为1.2%,可促进肠道蠕动;还可能含有硒、锌等微量元素组成的矿物质组合,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作为晚熟品种,其高糖特性显著,糖度或许可达16%以上,能够快速补充能量。因气候差异,可能积累更多芳香酯类成分,形成特殊的果香。蔡律摄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树丰产大棵树产80公斤。蔡律摄
黄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是一枚蕴含吉祥寓意的璀璨果实。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诗经》等古老文献,古人将它奉为长寿与祥瑞的象征。在文人雅士的笔下,黄桃常常成为诗词中的灵动意象,被赋予了美好而深邃的意境。就如那“桃之夭夭”的诗句,字里行间暗含着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许。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部分果面带有鲜红色晕。蔡律摄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熟时呈金黄色。蔡律摄
“智慧黄桃”的故事,源自张良的传奇经历,至今仍启迪着今人。据《史记》记载,张良偶遇黄石公,获赠奇书,吃下一口桃子后,竟顿悟其中玄机。这一传说,巧妙地将黄桃与智慧、谋略紧密相连,使得黄桃成为文人雅士所推崇的文化意象,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熟时呈金黄色。蔡律摄
黄桃罐头,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记忆。那“生病时妈妈开罐头的甜蜜”,宛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童年的时光。巴廉寺,这座建于1837年的清代古刹,周边的生态园里种植着黄桃。这或许是对佛教“果林供养”传统的一种延续。在佛教文化中,黄桃象征着“长生”与“圆满”,与寺庙所追求的福慧双修理念高度契合。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熟时呈金黄色。蔡律摄
在重庆地区,以黄桃馈赠亲友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习俗。潼南黄桃罐头曾远销海外,便是这一习俗的生动见证。巴廉寺的黄桃,或许被赋予了“消灾纳吉”的民间寓意,延续着“桃符驱邪”的古老习俗。
巴廉寺生态农场晚熟锦绣黄桃成熟时呈金黄色。蔡律摄
巴廉寺生态农场中,现存石刻与毛竹林等景观。黄桃的种植,或许是现代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仙桃迎客”这一独特景观,生动地展现了黄桃从农耕文明到现代产业的多元文化价值,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时代的舞台上徐徐展开。
蔡律 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