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神仙岩上巴廉寺
2025-01-14 01:01:12
  • 0
  • 0
  • 0

重庆巴南神仙岩上巴廉寺

巴廉寺位于重庆巴南,建于清道光十七年,现改建为生态园。寺内外植被丰富,有朴树、薜荔等绿植,毛竹林是其特色。生态园保存石刻,展现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成为现代化民俗旅游度假景区,寺内及周边有众多绿植与岩石构成生态画卷。

2024年12月31日12时46分,我在拍摄和尚岩悬崖峭壁上的两棵夫妻黄葛树,拍摄下神奇的光环。蔡律摄

绿植和岩石形成的天然壁画。蔡律摄

加拿利常春藤、葛藤、薜荔、常春油麻藤、何首乌、落葵薯、三基脉紫菀、锈毛蛇葡萄、狗枣猕猴桃、宜昌悬钩子、网络鸡血藤等常绿攀援藤本与悬崖岩石构成绿色生态画卷。蔡律摄

巴廉寺位于重庆巴南区,建于清道光十七年,现改建为巴廉寺生态园。寺内及周边植被丰富,有朴树、薜荔、何首乌、落葵薯等展现生命力。毛竹密林是其一大特色,生长速度惊人,被誉为“雨后春笋”。

巴廉寺生态园广场四周有10余棵香樟、洋槐树,1916栽培至今,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香樟树有20米至30米高,至少需要2人合抱,雄伟壮观,四季常绿,树冠开展,枝叶繁茂,浓荫覆地,枝叶秀丽。蔡律摄

巴廉寺和尚岩混交林灌丛中生长的狗枣猕猴桃。蔡律摄

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巴联村有个巴廉寺,这里海拔海拔606米,进巴廉寺生态园不起眼的山间小进入进入,慈竹夹道,香樟环绕,植被茂盛,绿树成荫,危岩高耸,竹林中有山泉水,常年不竭,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天然氧吧,堪称青山绿水之间的世外桃源。

和尚岩 蔡律摄

冬日,海拔608米、生长在岩石上云雾缭绕的和尚岩上枫香树。蔡律摄

巴廉寺和尚岩树林绿植处是巴廉寺和尚圆寂后的墓地塔坟被毁。蔡律摄

巴廉寺是一座位于和尚岩上的寺庙,修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距今188年。从寺内石碑上的铭文可以得知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迈进巴廉寺高高的木门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四方形的白墙红木门的三层楼房,这些建筑围成的高阔空间被用作客厅兼饭厅,并摆放着旧式的红木桌椅,透露出一种含蓄、低敛,高贵与平和的气韵。

和尚岩上方广场洋槐树上喜鹊及鸟巢。蔡律摄

巴廉寺生态园保存的石刻。蔡律摄

巴廉寺确实位于和尚岩上。附近有九井山脉、横山、云篆山脉,古洋槐和香樟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为这里增添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史料载,巴廉寺其历史可追溯至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距今有三百四十三年。有姓鲁的道士在这里建了一个道观,里面还有一些残留下来的一家碑刻。寂宗和尚在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修建,当时合佛、道为一家,因地处巴县廉里四甲管辖,故取名为“巴廉寺”。寺庙建在和尚岩(附近又称神仙岩)上,堂分三重,香火很盛,晨钟暮鼓,庄严肃穆,具有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

和尚岩悬崖峭壁上的黄葛树。蔡律摄

侧面观察,和尚岩悬崖峭壁上生长的绿植。蔡律摄

和尚岩悬崖峭壁上的黄葛树枝叶繁茂,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意盎然,生机勃发。黄葛树,归属于桑科榕属植物,乃高大的落叶乔木。其生性刚健,树姿丰腴,树冠舒展,是重庆的市树。它具备坚毅顽强的生命力,寿数悠长,树身伟岸,茎干粗壮,枝叶扶疏,冠盖仿若巨伞。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根,无论所处环境何等恶劣,适应能力皆极为强劲,深深地扎根于大地之中。

和尚岩下、绿道小径两旁生长着麻竹、锈毛蛇葡萄等众多野生绿植。蔡律摄

云雾中和尚岩下绿植。2025年1月8日蔡律摄

和尚岩下、绿道小径两旁生长着慈竹、麻竹、毛竹、矢竹、杉木、白栎、香樟、洋槐、紫麻、蜡梅、山莓、龙眼、薜荔、葛藤、接骨草、臭牡丹、马尾松、龙头竹、蝴蝶花、落葵薯、猫爪藤、皋月杜鹃、火炭母草、锡兰肉桂、三基脉紫菀、锈毛蛇葡萄、狗枣猕猴桃、宜昌悬钩子、网络鸡血藤……

常年分化的岩石缝隙中生长着香樟、地锦等绿植。蔡律摄

冬日,和尚岩上生长茂盛的葛藤。蔡律摄

民国4年(1915年),巴廉寺由寺庙改为学堂开始办学,后几经修建。2011年,由于生源锐减,校园开始闲置。2013年,改建为集垂钓、采摘、养生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度假区——巴廉寺生态园。如今,巴廉寺生态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成为了一处现代化的新型民俗旅游度假景区。巴廉寺内还有10余棵香樟与洋槐树,树龄已达108年,见证了寺庙的沧桑变迁。

紫露草株型奇特秀美紫露草   蔡律摄

和尚岩下,小径两侧,慈竹、麻竹、毛竹、矢竹等翠竹摇曳生姿,杉木、白栎、香樟、洋槐等遮天蔽日,蜡梅、山莓、龙眼等花果点缀其间,薜荔、葛藤等藤蔓缠绕其间,接骨草、臭牡丹等草药竞相生长。马尾松、龙头竹等树木挺拔峻峭,蝴蝶花、落葵薯、紫麻、火炭母草、锡兰肉桂等草本植物郁郁葱葱。猫爪藤、皋月杜鹃等藤蔓花卉缠绕攀援,三基脉紫菀、锈毛蛇葡萄等珍稀植物点缀其间,狗枣猕猴桃、宜昌悬钩子、网络鸡血藤等藤本植物缠绕其间,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巴廉寺神仙岩上马尾松  蔡律摄

巴廉寺悬崖之巅,朴树、薜荔、何首乌与落葵薯等植物展现坚韧生命力,适应性强,各具特色,诠释生命尊严与真谛,是大自然的杰作与生命力量的象征。

巴廉寺那峻峭悬崖之巅,朴树、薜荔、何首乌与落葵薯,犹如生命的勇士,顽强地绽放出属于它们的坚韧篇章。这些植物,皆是大自然中适应性超群的佼佼者。

巴廉寺那峻峭悬崖之巅朴树[pò ]质朴而坚韧。蔡律摄

朴树,宛若一位历经风霜的老者,矗立于悬崖之上,其身姿质朴而坚韧,树冠浑圆宽广,树荫浓密,如同撑开的一把翠绿巨伞。它隶属于大麻科朴属,落叶乔木之姿,别名黄果朴、紫荆朴、小叶朴,皆蕴含着人们对它的敬意。朴树之适应力,犹如顽石中的松,耐水湿,瘠薄之地亦能傲然生长,寿数悠长,光与阴、寒与暖,皆难阻其蓬勃之势。即便2024年夏日,七十日酷暑难耐,它依旧郁郁苍苍,岩石之上,无土亦能存活,或许那空气中的丝丝水汽,便是它生命的甘露。正如李贺所言:“边让今朝忆蔡邕,无心裁曲卧春风。”朴树之姿,恰似那卧春风中的智者,淡然处世,坚韧不拔。

枝秀如莲,花明如玉,攀岩而上的薜(bì)荔。蔡律摄

薜荔,又名凉粉子、木莲,其藤蔓如龙,攀援而上,或匍匐而生,叶分两型,卵状心形,宛如大地的绿色诗篇。它耐贫瘠,抗干旱,对土壤从不挑剔,崖壁、古树、大树,皆是它的栖息之地。那不定根,如同生命的触角,探寻着每一寸可以扎根的土壤。薜荔之花,高洁而雅致,花语高尚,恰似那攀岩而上的勇士,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诠释着生命的尊严。

巴廉寺多年生缠绕藤本何首乌攀援而上。蔡律摄

何首乌,蓼科植物中的瑰宝,多年生缠绕藤本,根细长而末端肥大,红褐色至暗褐色的外表,如同岁月的痕迹。其茎基部略呈木质,中空而坚韧,叶互生,长柄托叶,狭卵形或心形的叶片,绿白相间的花朵,在8至10月间绽放,诉说着生命的奇迹。何首乌之花语,健康长寿,恰似那默默守护岁月的智者,用其独特的生命力,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巴廉寺多年生缠绕藤本落葵薯   蔡律摄

落葵薯,落葵科落葵属的多年生缠绕藤本,喜欢潮湿与光照,沟谷边、河岸上、荒地或灌丛中,皆有它的身影。其根状茎粗壮,叶片卵形至近圆形,总状花序具多花,花被片由白渐变至黑,6月至10月间,花朵盛开,犹如生命的画卷。落葵薯之花语,万物平等,平凡奉献,而它那强大的繁殖能力,落葵薯是一种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很强侵入性的攀援植物,能覆盖地面并包围树冠,爬个藤,缠个树,张牙舞爪得仿佛一个晚上就能布满。落葵薯腋生小块茎滚落后可长成新的植株,断枝也可繁殖、生长快,如同生命的火焰,迅速蔓延,然而,藤蔓的密集覆盖,也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及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挑战。

常春油麻藤是豆科、油麻藤属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常绿黎豆、黎豆,其叶四季常青,色泽光亮,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可遮荫50平米以上。花期4-5月,果期8-10月。能防暑降温、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对有害气体有强吸附力,有良好生态防护功能。蔡律摄

常春油麻藤,豆科油麻藤属的常绿木质藤本,耐阴喜光,喜湿暖湿润,藤茎长达25米,叶四季常青,色泽光亮,如同生命的常青藤,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垂直绿化的佼佼者,观赏性极强,恰似那不断追求进取的勇士,用其独特的生命力,书写着生命的赞歌。巴廉寺悬崖之巅,朴树、薜荔、何首乌与落葵薯等植物展现坚韧生命力,适应性强,各具特色,诠释生命尊严与真谛,是大自然的杰作与生命力量的象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悬崖岩石上方压实圆形石堡,压住危石不至滑落。蔡律摄

重庆巴南区巴廉寺,隐匿着一片毛竹的秘境,其密度之盛,竟超越了闻名遐迩的茶山竹海之“十面埋伏”。这些毛竹,以它们那挺拔如剑的身姿、翠绿欲滴的叶片,以及坚韧不拔的质地,在葱茏的林海中傲然挺立,宛若翠绿的诗篇,独自吟唱着生命的赞歌。

和尚岩悬崖峭壁森林下方有不少开垦适合农耕体验的菜园。蔡律摄

它们的外皮,光滑细腻,色泽温润,犹如上好的玉石,透着淡淡的温润光泽;而内质,则坚韧致密,富有弹性,宛如勇士的筋骨,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冬日巴廉寺毛竹   蔡律摄

初生的毛竹,宛如羞涩的少女,生长得极为缓慢。在前五年的悠悠岁月里,它几乎不动声色,地面上的部分仅仅伸展了三厘米的娇躯。然而,在这看似静默的时光里,它却在地下默默扎根,根系如长龙般蜿蜒,延伸数千米之远,为将来的辉煌蓄积着力量。

冬日,巴廉寺神仙岩下楠竹林。蔡律摄

终于,第五年的雨季来临,毛竹仿佛被大自然的魔法唤醒,开始以每天0.6米的速度疯长。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它便能直冲云霄,高达二十余米,这种生长速度在植物界中无疑是一个“奇迹”。一夜之间,它竟能升高一米,这种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尽情挥洒,也因此有了“雨后春笋”的美誉。

冬日,巴廉寺神仙岩下楠竹林。蔡律摄

毛竹的竿秆粗壮,枝条繁多,叶片茂密,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依然生机勃勃,宛如绿色的火焰在燃烧。它的学名繁多,楠竹、茅竹、南竹、江南竹、猫竹、猫头竹、唐竹、孟宗竹、龟甲竹……每一个名字都蕴含着它独特的韵味和故事。

冬日的毛竹,在森林中争着向蓝天、向太阳。蔡律摄

毛竹株高可达二十米,径可达二十余厘米,宛如绿色的巨人,屹立在大地上。新秆翠绿欲滴,细柔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老秆则变为灰绿色,无毛而更显沉稳。竿环不明显,却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蔡律   2025年1月13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