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为潼南“文化强区”战略提供基层支撑
2025-08-25 15:02:00
  • 0
  • 0
  • 0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为潼南“文化强区”战略提供基层支撑

缅怀闇公烈士 传承红色精神,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每年举办"三·三一"祭缅活动。蒋开俊摄

重庆电力高专学生代表朗诵了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 渝杨研会供图

杨闇公精神如同红岩精神的源头活水,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如同一位执着的文化园丁,精心培育着红色基因的传承之树。在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档案馆的直接领导下,在潼南"文化强区"战略的沃土上,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扎根基层,以二十八载春秋的坚守,特别是近年来的创新探索,编织出一幅生动的红色文化传承图景。这些实践犹如一串闪亮的珍珠,串联起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殷切嘱托,成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典范。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为潼南"文化强区"战略提供基层支撑的实践路径

2025年3月30日,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部分党员、会员在杨闇公烈士陵园瞻仰广场举行祭缅活动。刘安祥摄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作为地方性社会团体,在潼南区"文化强区"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基层支撑作用。通过系统梳理研究会的组织特性、活动形式及其与地方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可以看到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在文化强区建设中的独特贡献。

1、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在文化强区战略中的具体实践

一是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体系,渝潼杨研会通过多种形式将杨闇公精神融入潼南文化建设:

潼南实验中学师生代表来杨闇公烈士陵园参加2023年三•三一祭缅活动。渝潼杨研会供图

二是定期纪念活动, 组织会员、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到杨闇公陵园举行祭扫仪式,通过默哀、献花、绕墓瞻仰等形式缅怀先烈;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生表演的话剧《杨闇公》 刘安祥摄

三是红色文艺创作,与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作排演四幕话剧《杨闇公》,以艺术形式再现烈士革命事迹,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

四是文化阵地建设,参与杨闇公烈士陵园、马掌铁公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的内容建设和活动策划,提升红色文化展示水平。

2、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的特色工作模式与成效

2025年3月30日,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领导杜志强、杨莙、杜甫强颁发突出奉献奖。刘安祥摄

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获得潼南区委宣传部、潼南区政协、档案馆等党委、政府部门直接支持,形成稳定的党政联动机制。

"三位一体"组织架构: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研究团队负责史料整理和理论研究;宣传团队负责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活动团队负责纪念活动策划和执行,吸引各界人士自愿参与红色文化活动。

高校合作成效显著,重庆电力高专等院校积极参与研究会活动。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学术合作关系,新媒体传播效果良好,缅怀杨闇公等话题阅读量累计远超百万。

专业协作:打造"三·三一"祭缅活动品牌,培育《马掌铁》会刊品牌,建设马掌铁公园等红色文化空间品牌。

3、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推进四大工作:

2024年10月18日,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部分党员会员参观开州刘伯承故居陈列馆 蒋开俊摄

一是红色文化研究,系统整理和研究杨闇公烈士生平事迹及革命精神;

二是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和红色文化传播;

三是文化传承创新,探索红色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路径;

四是学术交流出版,定期出版会刊《马掌铁》,发表研究成果和纪念文章。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的工作带来的成效:

一是文化影响力提升:研究会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扩大了潼南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教育功能强化:每年吸引大量学生和群众参与红色教育活动,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2024年10月19日,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与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管理处举行红色文化交流研讨会 蒋开俊摄

三是资源整合成效:促进了政府、学校、社会多方资源在红色文化建设中的协同整合。高校合作成效显著,重庆电力高专等院校积极参与研究会活动。建立川渝红色精神联盟,与红岩精神、朱德精神等形成联动研究体系。

四是新媒体传播效果良好,缅怀杨闇公等话题阅读量累计远超百万。

4、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在文化强区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作为专业性的红色文化组织,在潼南"文化强区"战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精神引领价值通过弘扬杨闇公"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革命精神,为文化强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历史传承价值系统挖掘整理地方红色历史资源,丰富了潼南文化强区的历史底蕴;文化创新价值,探索红色文化与现代教育、旅游等领域的融合路径,推动了文化创新发展;社会凝聚价值,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潼南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唐兴中会长给受到表彰的部分优秀会员颁发优秀会员证书。刘安祥摄

未来,研究会可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拓展文化服务形式,加强数字化传播能力建设,为潼南"文化强区"战略实施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基层支撑。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通过系统性活动设计,显著提升了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承效果。品牌活动"三·三一"祭缅仪式每年3月30日举办,让红色文化传播更具互动性和时代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马掌铁》会刊内容,形成了"研究-教育-实践"的良性循环。通过"仪式教育+学术输出+跨界合作"三维模式,构建了可持续的红色文化传承生态。

通过上述多维度的实践,杨闇公精神研究已成为潼南文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形成"精神提炼-载体创新-产业转化-制度保障"的完整生态链,为革命老区文化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通过多主体协作、多形式创新,杨闇公精神正从历史记忆转化为新时代的实践动能,持续为理想信念教育、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的教育活动对当地青少年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会与"母城文化保护联盟"合作的城市人文步游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当地文化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持续优化活动设计和运营机制,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正在成为巴渝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其"仪式教育+学术输出+跨界合作"的模式为地方文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唐兴中会长率领同仁拜谒杨闇公烈士陵园后合影。渝潼杨研会供图

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肩负起了弘扬杨闇公不朽革命精神的神圣使命,深耕于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之中,将革命精神的种子深深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为潼南家乡的经济建设默默耕耘,贡献力量。每一次祭缅、每一次考察、每一次研学,都是对革命精神的一次深刻领悟,都是对红色记忆的一次深刻追寻,都是对红色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不懈的努力,通过系列活动与基地建设,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已成为潼南区红色教育的关键载体,构建起“研究+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红色文化传播模式。

参考文章:

1、杨尚昆旧居“四知堂” 重庆蔡律 2023-03-09

2、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品读杨闇公烈士故居 重庆蔡律 2023-03-09

3、浩然英雄气,赓续闇公路——重庆潼南举行 重庆“三·三一惨案”纪念活动 重庆蔡律2023-04-02

4、闇公鲜血献后土,伟岸英姿立高岗—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会员大会举行 重庆蔡律 2024-01-19

5、重庆党史第一人!杨闇公精神薪火相承,新时代发扬光大!蔡律 2024-01-19

6、重庆潼南各界举行杨闇公烈士陵园祭缅活动 重庆蔡律 2024-04-02

7、闇公不朽,精神生辉——重庆佛图关祭缅革命先烈杨闇公 重庆蔡律 2024-04-08

8、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作出六项规定 重庆蔡律2024-05-16

9、精心布局,细致筹谋,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致力弘扬闇公精神 重庆蔡律2025-03-15

10、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走进重庆电力高专,弘扬闇公风范 重庆蔡律 2025-01-04

11、渝潼杨研会举办三·三一祭缅活动,构建“研究+教育+实践”传承模式 重庆蔡律 2025-04-01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唐兴中、杜志强、杜甫强、杨福昌、彭建华、杨中林、曾中全、周小艳、蒋开俊、刘安详等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文旅融合研究者、重庆母城文化宣传推广发起人龚长生等等,一致并谢!

蔡律(执笔作者系重庆市潼南杨闇公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

2025年8月22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