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智库
2014-12-21 13:46:26
  • 0
  • 0
  • 0

 自媒体智库

  一、自媒体概述

  自媒体(外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媒介即讯息

  在自媒体时代,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

  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同时,它也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

  早在上个世纪,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提出过“媒介即讯息”的相似理论。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表现渠道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然而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阔地网络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类网站将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理由在于:

  其一,除了传统博客的信息发布功能,个人门户的个性化聚合功能还能精准并即时地获取信息,从而构成一条双向的即时信息通道。这种通道的存在有利于培养更加广大的信息受众,从而支持起更加旺盛的信息表达诉求。

  其二,个人门户能够将数据挖掘和智能推送结合在一起,从而通过一种用户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动自媒体的传播,例如阔地首创的阔地热闻模式,会自动将每天推荐人数最多的并且是用户感兴趣领域的内容自动推动给用户。而传统的博客虽然也有排行榜显示信息的热度,但是无法达到信息推送的智能程度。

  其三,个人门户建立的社区生态链加强了用户之间的联系纽带,使得信息的发布者与接受者们沟通更加紧密,联系也更加稳固。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成功的自媒体背后必然存在一拨支持群体,博客所能提供的简单留言评论的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建议一个忠实粉丝圈的需求,传统的做法是再辅以论坛和即时通讯,但是所有这些功能需求都已经被聚合到个人门户这种新兴载体中,因此个人门户理所当然地将成为自媒体的最佳表达途径。

  力量来源

  自媒体的力量来源——“长尾”分析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其一,多样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是覆盖面更广。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对于新闻事件的综合把握可以更具体、更清楚、更切合实际,位于“尾部”的他们的专业水准并不比位于“头部”的媒体从业人员差,甚至还更有优势。在华南虎事件中,位于“尾部”的动物学、植物学专家以及非政府组织、摄像家以及图片处理专业人士等都在揭发假华南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或从老虎的体态出发,或从老虎周围的植被出发,利用各自专业知识,做出了详细的技术论证。

  其二,平民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自媒体的传播者因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这些业余的新闻爱好者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来说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他们的参与带有更少的预设立场和偏见,他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公正。

  其三,普泛化。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话语权给草根阶层,给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体现了民意。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愈来愈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伴随着自媒体主体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这条“尾巴”的力量愈来愈积聚成长。

  内容构成

  自媒体的内容构成也很特别,没有既定的核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就分享出来,有时还会分享一些出格的观点,不需要考虑太多看官的感受,所以看一些优秀的自媒体文章就像看野史一样十分独特有趣,他们给看官们留下的印象是自媒体的个性。而且他们在字数方面控制得很好,一般都会控制在1000字左右,让看官可以在10分钟内流畅阅读完。

  特点

  平民化   个性化

  2006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封面上没有摆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现了一个大大的“You”和一台PC。《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

  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人们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个“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传递自己生活的阴晴圆缺,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低门槛易操作

  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同时一个媒介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其测评严格,门槛极高,让人望而生畏,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在这个互联网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个地方的美丽风景、就可以欣赏到最新的流行视听、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扬文字……互联网似乎让“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众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也成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交互强传播快

  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其交互性的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李亚鹏于2006年8月12日在其博客上发表承认李嫣兔唇的博文《感谢》,发表仅六小时后,就有近1600条回复,浏览量达到近112000。

  影响

  所谓WEB2.0的世界里,被应用最多的就是个人门户的“自媒体”。以博客社区为代表,相当大的一部分大小网站都会给用户开设“博客”,“日记”等自媒体载体,自媒体通过“六度理论”和病毒式的传播,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规模无限的放大,特别是SNS类社区。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不是电商,做基于搜索引擎的SEM关键字营销,都会受到来自自媒体的影响。当然,如果网站的品牌和商品是正向的,让用户使用后心理价值感受超过其预期值,则通过用户自媒体的影响,自动会形成产品的口碑,有形的助推企业价值。但是如果产品使用户不满意,而又没有在售后服务上给用户一个很好的解决,则自媒体的负面效果会加倍放大于对正面效果的传播,这些都属于基本的常识,互动营销的基础。

  发展趋势

  “自媒体”在google trends上的数据显示自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挑战。以播客为新兴形式的自媒体使得原来处于新闻制造边缘的受众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坚力量,传统媒体受到自媒体的挑战。

  大众媒体

  传统的新闻媒体将传播者与受众分得很清,它们是“自上而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而播客式的自媒体打破了这种不公平的格局,新媒体不再有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每个人都是传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人人即媒体”。因此,在播客网站上,我们不再提及“受众”一词,而更习惯说“用户”。

  挑战传统媒体

  在Web2.0时代,网络传播成为“零门槛”的传播方式,任何网络用户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在技术层面,播客具有非线性传播、零门槛、低成本等优势,正是这种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用户发布的信息内容不完全受网站的控制,传统媒体对信息的筛选、以及议程设置的特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受众即新闻源

  传统媒体的专业新闻工作者利用集团优势以及技术支持,方便他们在世界各地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然而,播客式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地域的局限,用户也能成为新闻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以2009年2月9日发生的“央视配楼失火”事件为例,央视大火发生半小时后,“草根媒体”先于主流媒体透露消息。一位叫“加盐的手磨咖啡”的网友,在事发时恰好路过现场,随即用带照相功能的手机拍下火场照片,这些照片于2月9日21时04分上传到网上。之后12小时内,这批照片的访问量超过37万次,跟帖1700多个。而另一位叫“msun msun msun”的网友于2月9日22时左右将一段现场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约6分钟后,新华社才在主流媒体中第一个发出了有关火灾的快讯。这类突发性事件的视频材料是主流媒体无法企及的,而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成为了“新闻源”。

  微内容

  微内容是相对于巨内容而言的。巨内容就是传统媒体的主体内容,是体现新闻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新闻价值的内容。对于微内容,该词汇的创造者Jakob Nielse描绘到,这是用来描述一个网页上所显示的“超小文字段”(Microcontent),比如页头与标题。然而面对复杂的互联网,微内容的范畴注定不会是简单的“导引文字”。实际上,互联网用户在网上的所有独立数据,比如博客中的每一则网志,BBS中的每一个评论,甚至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都构成互联网的微内容。

  平台举例

  自媒体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人人网、百度贴吧等。

  还有众多科技博客(主要指专注互联网和科技的新闻资讯网站),有的脱胎于门户;有的是传统媒体人出来做的;有的脱胎于传统媒体,但是因为团队的局限,所以特色并不明确。

  自媒体分广义的自媒体和狭义的自媒体,广义的自媒体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当时的个人主页、BBS个人专辑都可以叫自媒体,然后就是博客、微博等。而狭义的自媒体则是可以微信公众号为标志,再加上之后的百度百家、搜狐、网易、腾讯等自媒体写作平台。[2]

  表现形式

  微信微博平台

  自媒体正在迅猛生长,一些涵盖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正以他们独特的公众账号发声,向所有对他们感兴趣的读者传播那些你无法在公开世界里看到的信息。2012年8月中旬,微信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同年11月下旬,平台开放了自定义回复接口,围绕这个自定义接口出现了很多公众账号。

  长期关注法政领域的资深媒体人石扉客于2013年2月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账号“石扉客-法政观察”,主打时政观察评论文章,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通过各个渠道和朋友的互相推荐,他的微信公共账号订阅读者已经稳定在12400名左右。同样出于个人兴趣,依靠朋友互推和粉丝口碑传播的微信公众账号“深夜谈吃”,也在短短4个月时间聚集了近两万粉丝,最令账号运营者韩磊感兴趣的是和粉丝的互动,完全沉浸在个人趣味中的他甚至没有想过有关自媒体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只是吃货为吃货写点东西。媒体从业多年,深知不易。兴趣变成工作,会是另一种悲哀”。

  除微信自媒体之外,微博自媒体也在不断地发展。2014年6月12日,微博自媒体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面向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微博自媒体用户,单月阅读时在300万以上的微博自媒体均可进行申请。同时,该计划还将额外召集大量优秀自媒体人,为起提供覆盖23个垂直领域的品牌广告等业务机会,除了已经入驻的1300多位优秀作者外,还计划在年底实现3000位优秀作者的入驻目标。

  科技博客

  科技博客曾经作为众多博客类型中的一个分支,科技博客大多是由一些资深IT从业者凭兴趣撰写。他们有的脱胎于门户,比如创事记、腾讯科技;有的是传统媒体人出来做的、如钛媒体、虎嗅网、川南在线、海纳在线等,所以更偏重评论和商业分析;有的脱胎于传统媒体,如创业家、21世纪商业评论、极客公园、泸州的泸透社等,因为团队的局限,特色并不明确。[1]

  自制视频

  《宅闻联播》一个名为《宅闻联播》的搞笑视频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不仅大学生喜欢,连很多上班族都加入了对其的关注和讨论。虽然观者褒贬不一,但丝毫不妨碍“你看过《宅闻联播》吗”成为时下新的流行语。

  事实上,以恶搞《新闻联播》的形式讲述宿舍生活的视频走红网络,《宅闻联播》并不是头一遭。

  “大学生已经开始关心周围的事了,比只关心自己的事有进步。不过,还要关心国家的事,关心世界的事,那样素质就真的提高了。”一名北京网友看后也颇感欣慰。

  艾红红副教授则表示,“自媒体”时代来临后,每个人的媒体权力扩张了,大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宿舍生活、逃课、食堂饭菜问题等经过夸张,拍摄成视频发布在网络上,说出了一个群体的共同语言,会得到很高的点击率,制作者也能从中得到自我满足。

  广告传播

  上海大众polo有争议广告2008年6月中旬,上海地铁站出现了12幅大众Polo汽车发布的系列广告,因广告词“涉嫌有车族的炫耀和对地铁族的侮辱”,受到大批博客批评,进而上升到主要汽车网站和广告业界的大讨论,使Polo陷入“以争取地铁族潜在客户为初衷却反被地铁族唾弃”的泥潭。Polo迅速撤换掉有争议的广告,以为事件就平息了,但由于被撤掉的广告仍在互联网上传播,所以掀起了更勇猛的狂潮。Polo的市场定位对象和年轻的消费者们,呼声四起、群情激愤,说是要展开“网络大反攻”。两三周后,这个被报纸称为“申城地铁族大反击”事件,从上海扩散到广州南方等城市,广州参与恶搞的广告设计人,甚至把Polo与“二奶”联系起来。

  “Polo广告事件”的实质,是Polo委托的广告制作人的几个大脑,和数百万隐形博客大脑的一场“设计大比拼”。这种在智慧、力量和“媒体火力”上的悬殊,是Polo事先绝没想到的。而公众今天看到的这种输赢结果,也是每个企业都有可能面对的。

  自媒体不足

  良莠不齐

  个人有千姿百态,代表着个人的自媒体也有良莠不齐。人们可以自主成立“媒体”,当媒介的主人,发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编辑。这些信息有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流水帐式的记录,有的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的集锦,有的是对时事政治的观察评论,有的是对专业学问的探索与思考……

  优秀的自媒体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但大部分的自媒体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络移植”,记录一些不痛不痒的鸡毛蒜皮的内容,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李某是博客“夜色朦胧”的博主,因为在自己博客上转贴了数十篇色情小说而被北京警方刑拘,他也是国内首个因为在博客上传播色情内容而被刑拘的博主。这些内容虽然给他的博客带来了很大的点击率,但其影响却是负面的。

  可信度低

  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新闻发布速度或者说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部分民间写手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进一步导致了自媒体所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

  法律不规范

  让个体声音得到充分释放的同时,势必也会让一些与宪法、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声音得以散播。

  自媒体从宪法上来看是个人言论自由权的延伸,从一诞生就受到了诸多法律的限制。作为一种权利,自媒体当然有很多的界限是不能突破的。2005年10月,南京大学陈堂发副教授一纸诉状将中国博客网告上法庭。原告在中国博客网上发现一个名为“长套袜”的博客网页上有一篇《烂人烂教材》的文章,指名道姓地对他进行“辱骂和攻击”。该案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

  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法令管制网上活动,但是还只是停留在对网站的管理上,这些法令就显得不够全面。如何在法律上对自媒体进行规范与引导,迫切需要全社会来共谋良策。

  相对于西方“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自媒体”显然处于起步阶段。网民应该学习在这个言论最自由的地方如何作负责任的表述,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忘义务,使我国自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玩转自媒体

  “100个粉丝也叫自媒体,靠每天抄袭几篇文章也叫自媒体”,几乎每个人对于自媒体都有着自己的解读思路,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自媒体这一群体在跌跌撞撞中行走,终于还是存在了下来。

  2014年4月6日,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开启了WeMedia开放日的第一站杭州站,以《赢在微信·实战训练营》为主题拉开了序幕,包括腾讯平台商、知名微应用开发者、资深自媒体人(青龙老贼、方雨、白鸦、郭静)、积极转型移动互联网的传统企业等都参与了本次会议,整个参与人数达到500多人。

  以下是关于自媒体的数据:

  百度指数显示,最近半年“自媒体”的平均搜索指数为795次;

  微博热词指数显示最近半年“自媒体”的热议度为9000次,峰值达到10万次;

  百度新闻搜索“自媒体”的结果为774000篇;

  百度百家作家列表中,互联网类人数达到119位,文化类人数达到99位;

  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订阅中科技类人数达到158位;

  360自媒体平台列表显示作者人数达到176位;

  截止到2013年11月8日,微信公众平台注册量破200万;

  据不完全统计,今日头条的自媒体入驻量已破百人次;

  网易云阅读的自媒体作者人数达429人,科技类达到60人;

  截止到2013年11月,钛媒体活跃作者人数达到600多;

  腾讯大家的作者人数达到333位;

  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人数达到170多位。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自媒体在整个市场当中还是相对火热的,但是和火热的自媒体整体市场相比,竞争也很大,仅从科技类来看,整体自媒体的数量就达到四五百位左右,而其他类目的自媒体人亦不在少数,所以要想在这么多自媒体人当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内容、运营、定位这三个是做好自媒体的主要关键点。能“面面俱到”的自媒体少之又少,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细化是必然的结果,所以,给自媒体自身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内容定位、传播定位、读者定位。

  读者是自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读者们的数量达到一定后,读者们形成的这股力量是所有自媒体所梦寐以求的,但是这股力量最终去向何方?产品化和服务化会成为主流。

  要让读者记住某个平台几百个自媒体的名字,或者让读者订阅几百个自媒体的账号是不可能的,自媒体之间是存在隐形的竞争的,平台的竞争、读者的竞争、上头条的竞争源于自媒体自身,结果也因自媒体而变。读者的口味会发生变化的,互联网环境、自媒体氛围都会发生着变化,做自己最初给自己的定位、规划,坚持自己的路走下去,为自己造血,自媒体只为自己。

  自媒体运营

  关于平台:
公众平台和自媒体人是共生关系,平台需要自媒体的好内容,自媒体需要平台将内容散播出去。

  当然,所有的传播都是基于平台的规则内的,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会被无缘无故封号,在平台的规则内,进行有效的传播,是比较好的方式。

  关于读者:有人叫读者、粉丝和用户,其实他们是你公众号所能影响到的读者,并逐渐转化为深度读者。

  关于互动:和读者互动是一个技术活儿,也是一个脑力活,非常人所能胜任也,互动的好,一片欢声笑语,互动的不好,骂、喷、屌、踩样样都来。

  读者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行业、年龄、性格、星座等都不尽相同,即使是一个问题,问法和答法都很难一样。不要一味的去迎合所有的读者,这样太累,也没必要把自己端起来,“砖家”和“叫兽”并不讨人喜爱。另一个问题是时间问题,和读者互动很多时候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这个需要自媒体人自己去调节,时间是有限的。

  如何做自媒体内容

  内容绝对是自媒体运营者的核心。自媒体将自己的信息、价值、理念传播出去,靠的是内容,而文字、视频、音频等介质均为载体,视频、音频介质上,自媒体在2014年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内容是根本。

  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微信公众号内容的来源一般有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多方信息的整理、加工(类似于信息搬运工)后,融合自己的观点、想法等,将外部的信息变成自己的内容;第二,通过采访、参会的形式,对外部信息的获取后,整理成自己的内容;第三,广泛的阅读量以及自己通过实际操作经验沉淀下来的内容整理后形成自己风格的内容。

  微信公众号虽然有了自己的内容,但是若没有一个好的传播渠道,那么就成了“哑巴”,用户就听不到“声音”。渠道和自媒体人是共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所幸我们所处在的互联网平台是相对开放的平台,只要内容足够好,微信平台都是“开放”的。微信自身是封闭的,所以想要依靠它去传播,必须依靠用户以及自身的关系网以及渠道。

  内容的影响力可以从多个方面去体现,粉丝量、粉丝活跃度、评论量等都可以作为参数(仅能作为参数),而哪些人在看,这个要从微信公众号内容传播的渠道去发现和观察,对看的人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个还是得看内容本身,就像很多用户喜欢看“深喉”、爆料一样,你天天发“文章”,肯定是影响着热爱“文章”的一群人。

  自媒体不能单打独斗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是一个内容非常开放的平台,相对于纸媒、平面媒体那种只能被强J,不能自己意yin的平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远没有那么多限制。用户从终端上接收内容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台式电脑、有的是笔记本、有的是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接收内容的习惯。

  从自媒体自身的角度来讲,独有的内容也许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但是如果从媒体的散发性角度来看的话,独有的内容只能是“敝帚自珍”。现有的如微信公众平台、百度新闻客户端的专栏订阅、中搜搜悦的自媒体关键词个性化订阅、搜狐新闻客户端等,甚至是一些自媒体联盟,很好的为自媒体敞开了大门,关在笼子里的鸟,能飞多高呢?

  一则好的广告,作为广告主肯定是希望能多个平台上显现的,而不是只能在央视这种平台上独家买断,散发的越多则价值会越大。

  在自媒体圈子里单打独斗的人不是没有,但能大成者甚少。用户获取内容的方式,以及自媒体扩散的全面性决定着自媒体只能“抱团”。

  自媒体一般人玩不起

  自媒体的概念在互联网圈子盛行多年,从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换的是内容输出的平台,而自媒体的概念却从未消失过,自媒体的水涨船高,既有自媒体人自身的推高,也有市场对自媒体的需求。

  在自媒体这一个概念达到最顶峰的时候,甚至连“人人都是自媒体”这种伪命题,都充斥于各大媒体版面,呜呼哀哉,玩媒体的、记者、公关、站长、水军,都把自媒体这个标签往自己脸上贴,一说自媒体立马高富帅,一说自由撰稿人神马的立马变屌丝。

  不是在某个行业浸淫数十年,不是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人,真的能做好自媒体吗?做不好!也许一时能出几篇轰动性的内容,但是长期的输出,是很困难的,所以自媒体是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东西,一般人玩不起!

  留下来的是精华

  在经过市场的沉淀之后,一些嚷嚷着自媒体的人,一部分被“吞噬”,一部分回归原始状态,留下来的才是精华,而选择自媒体人是否留下的则是他们的用户、读者、粉丝等,一个缺乏影响力的人,还能算作是自媒体么?汤里的才是精华,各种“鱼池肉林”,难保不会被淘汰掉。

  自媒体这个概念,多年来一直消消停停,也没看到它死,反正一直有人炒,在现如今自媒体如日中天的时候,甚至连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老总都被惊动了,于是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加入抢人计划、圈地计划,“包养”各种大大小小的自媒体资源,能被“包养”的自媒体当然开心,而没有被包养的自媒体则使劲的往“被包养”的圈子里涌,试图也能被看中。

  个人比较看中的还是自媒体对于价值的传播,是否能将有价值的内容传播给更多的用户,至于自媒体的发展和走向,笔者倒是不多大关心,比如我喜欢A这个人,我就去找A出现的地方,总能找到自媒体人的价值所在地。变得是平台,不变的是价值。

  二、智库概述

  智库,Think Tank,也称“思想库”,即智囊机构、智囊团,是指由专家组成的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

  智囊团又称头脑企业、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智库概述

  世界著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图册

  智库又称智囊团,是一个对政治、商业或军事等政策进行调查、分析及研究的机构,通常独立于政府或政党,不少与军事、实验室、商业机构或大学等有连系,部份以“研究所”作为名称。

  按照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库——兰德公司的创始人弗兰克·科尔博莫的定义,智库就是一个“思想工厂”,一个没有学生的大学,一个有着明确目标和坚定追求,却同时无拘无束、异想天开的“头脑风暴”中心,一个敢于超越一切现有智慧、敢于挑战和蔑视现有权威的“战略思想中心”。

  智库是一种规模不等的实体,它既可以由一两个人组成,也可以拥有几百位员工和研究人员。这些智库中,有的预算仅有一两千元,有的预算高达几百万美元。

  智库 - 产生由来

  20世纪70年代之后,世界各国智库的发展确如雨后春笋。有人估计,全球目前共有3000多家智库,发展中国家的智库数量在80年代之后发展尤其迅速。尽管难以测量,但这些智库对于推进全球化、推进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化、增强民众和政府的环保意识、推进各国公民社会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全球数千家智库,几乎全部是民间性的,且绝大部分是非营利性的。

  智库 - 主要职能

  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

  智库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出版书刊、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

  智库十分重视研究人员的培养,智库成员出入政界已成为美国政治的一大特色,一方面智库将精英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由研究者变为决策参与者;另一方面也为在政府换届中的下台官员提供容身之所。

  智库在西方发达国家,每逢重大政策的决断,一般是智库先提建议,然后媒体讨论、国会听证,最后政府选择采纳。

  智库 - 运营机制

  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它不是大学研究所,不是商业咨询公司,不是策划人,不是游说公司,也不是智囊高参的官方研究机构。

  虽然不少智库都依托于大学,但它与普通大学研究所的最大区别在于:

  它开展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探讨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将之转化成可操作的政府或企业决策。

  智库与商业咨询公司的差别在于,商业策略研究只占它业务的很小部分,而且智库的策略咨询相当宏观,它体现的是大时代大数据金融[5] 背景下全行业的嬗变与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 。

  智库不是“点子大王”式的策划人,它不担负将某个人或某种产品脱胎换骨的责任,它需要做的是比较各种决策的可能利弊,提供操作方案以备选。

  相对于官方智囊的依附地位,智库的身份可谓相当独立,他们可以相当自由地发表言论。但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虽然大多数智库都宣称中立、客观与无党派,他们还是有着难以规避的一致立场、倾向与趣味。如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就是著名的民主党大本营,其贡献了奥巴马政府内的20多名高层官员,奥巴马政府操作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就由布鲁金斯学会直接送交;传统基金会因恪守传统价值与自由资本主义传统,则一向被认为是美国共和党的大本营。

  智库 - 智库研究功能

  智库 扮演的角色主要有五种:

  政策研究者

  这类智库和政府拥有良好关系,研究扎实,也有极佳的公关能力,在政府中有人脉关系,也比较能抓住政府的需求,协助政府作政策建议。

  政党代言人(Thepartisans)

  这些智库具有比较清楚的意识形态,如偏左或偏右派,智库也多由一些资深党领导人所组成。

  政府代理人(ThePhantoms)

  虽然表面上功能像是非政府组织,但实际上是受到政府支持,主要工作即在为政策背书。

  学者型

  这些智库多半世界知名,具有主导议题及提议的能力。

  行动者

  这类智库不仅作分析评论工作,还是政策倡导者。

  三、自媒体时代智库

  自媒体智库利用博客、论坛、微博和微信平台形成的“跨界”组织的讨论圈,围绕时下热点经济社会议题和政策,来自政、商、学不同界别的人们展开虚拟空间的讨论,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分享知识、信息和思想,借助自媒体民众可就公共政策表达意见和建议,汇集民意和民智的新源泉,这些松散的、虚拟的社区平台智库成为创新政策参与的新形式,集思想性、知识性、互动性的网络圈层组织即自媒体智库。

  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自媒体时代,灾害面前的个体自我动员能力迅速提高。经济收入的增长,又使个体行动能力大幅提高。但相应社会组织能力仍停留在低水平,政府与民间互信程度却在下降。这些,是此次救灾出现一定程度混乱、低效的主要原因。放宽对社会自我组织的限制,培育公民社会成长,是社会良性前行的必由之路。

  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媒体。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近5亿网民、3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境内50余家微博客网站,每天更新帖文达2亿多条。

  从郭美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在进行舆论监督、反映社情民意上,自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到了22%。

  附:樊鹏:自媒体智库方便百姓参与决策

  来源: 环球时报

  当下随着微博和微信平台的发展,中国进入了全民自媒体时代。我们注意到,在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因从业背景或共同的爱好凝聚起来。还有一类“跨界”组织的讨论圈,围绕时下热点经济社会议题和政策,来自政、商、学不同界别的人们展开虚拟空间的讨论,分享信息和思考。由于这些讨论关涉社会议程,同时充满群体智慧,可以说一种“自媒体智库”范式正在兴起。

  传统的媒体、智库、基金会,最先注意到新兴自媒体中各类分散的用户和讨论“圈”所释放的信息和能量,如果加以整合、开发,可以弥补传统的信息采集手段之不足,产生超越传统媒体、智库的知识。时下,“自媒体智库”还是个新兴事物,社会组织还仅仅停留在开发利用阶段。自媒体很好地满足了不同人群“共时性”商谈经济、社会政策议题的空间。与传统智库相比,它更强调跨界讨论的智慧, 即时产生信息。在经过与传统媒体和智库嫁接后,可能打通信息壁垒,加速知识互通,成为社会政策知识的蓄水池。“自媒体智库”还为创新政策参与提供了可能,借助自媒体民众可就公共政策表达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一种“流动的民主参与”精神。如果对此善加利用和开发,“自媒体智库”可能成为汇集民意和民智的新源泉,成为创新政策参与的新形式。

  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机构和现代政党开始介入了自媒体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媒体智库”的形成。一方面,国家立法和行政机构尝试创造条件利用自媒体来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提高立法和政策的能见度。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利用各种自媒体围绕相关议题将参与者组织起来,形成政策讨论圈,与立法和行政机构展开改革理念与政策议程的竞争,有的甚至据此获得政治参与的机会,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和政策协商的模式。

  德国在这方面已有经验可循。从2005年开始,德国联邦议院推出互联网“电子请愿”制度。该制度通过在线方式赋予公民提交、发布并共同签署和讨论相关立法和政策议题的机会,并对在互联网上收集到5万个或更多签名的请愿人举行公开会议,支持相关议题进入预备立法或政策复核程序。虚拟空间的讨论经由国家的引导和塑造,走向实际的政策协商,这样增加了决策程序的透明度 。

  在中国这种处于萌芽性质的“自媒体智库”,也将改变传统的知识产生的方式和政策讨论形式。官方可以将之视为一种政府决策科学化的来源,甚至探索一种新兴政策民主参与的形式。▲(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

  移动互联时代 从“智库型媒体”走向“媒体型智库”

  来源:中国记者 作者:翟铮璇

  对话《财经国家周刊》常务副总编辑吴亮

  瞭望周刊社党组成员

  《财经国家周刊》常务副总编辑

  《财经国家周刊》创刊不到4年,跻身市场认可的一线财经媒体品牌,成为最年轻的“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和“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同时,吴亮和团队推动财国从“智库型媒体”迈向“媒体型智库”,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媒体转型生态系统。

  市场化方式嫁接优势

  中国记者:中国的财经类媒体,是个竞争激烈的传统细分市场,专业门槛、资金门槛都很高。《财经国家周刊》2009年12月28日创刊,2012年就实现了“三年打平盈利”的目标,内容影响力与品牌影响力较快速提升,跻身市场认可的一线财经媒体品牌。在主流新闻的专业化、市场化传播上,你们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吴亮:《财经国家周刊》(以下简称财国)创刊时,市场竞争已异常激烈,紧接着又进入“平面媒体整体衰落”产业周期。探讨主流新闻的市场化传播,尤其是在体制内探索最大限度的市场化,这是我们的课题,也是瞭望周刊社党组交给我们的任务。思考比较多,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作为新华社报刊,《财经国家周刊》有公信力和信任资源,同时,其引导力建设、传播力建设、品牌力建设,不能盲目与市场化媒体“比胆量”“拼底线”,不能简单地追求轰动效应,不能热衷于情绪化表达,不能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在工作中,我们主张建设性的价值取向、科学缜密的专业精神,用严谨精细的思想、客观公正的分析、生动深刻的表述,体现国家队水准的主流财经大刊的品质气质。我们期望能集新华社的资源优势与市场化的运行优势于一身,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体现国家价值的市场张力。

  我们提出,用权威博取公信力、用专业性赢取话语权、用创造性获取影响力,创建“媒体型智库”。

  1、“开前门”采编财经深度报道,建立起与决策部门越来越良性的互动关系。财国成为连续专访省部长最多的财经媒体,成为承接部委研究课题最多的财经媒体,也成为部委发行量最大的市场化财经媒体。

  在新华社的支持下,财国在2010年初开设了“国家的远见—对话省部长”专栏,目前已是杂志的品牌栏目,财国成为连续专访省部长(已超过70人次)最多的财经媒体。市场认为,财国是离决策层最近的财经媒体,这个标签对财国品牌提升起到定桩作用。

  2、探索“研究课题制”,聚合新华社优质调研资源,财国的课题制探讨为新华社财经报道的提升贡献了一定力量。课题制模式还成为培养研究型编辑记者的重要机制。财国定期组织团队认真策划当季、当年重要研究课题,系统化建立“部委+研究机构+媒体”的课题研究平台,组织编辑记者长期追踪调研,培育刊物的专业研究能力,为刊物迈向“智库型媒体”奠定基础。

  3、创办“媒体型智库”是财国转型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承接部委研究课题获取核心政策资源,通过专题报道获得品牌影响力,通过建立内部会议产品线建设核心资源圈群。财国不断探讨建立“研究产品-新闻产品-会议产品-新媒体产品”的一体化生产流程。

  4、创建犀牛财经网和“犀牛财经联盟”,抢占传播优势平台,覆盖专业财经人士超过100万,探索传统媒体办新媒体的新业态。

  构建媒体转型的“新生态系统”

  中国记者:2014年,《财经国家周刊》第二个三年发展期,你们提出要从“智库型媒体”走向“媒体型智库”,是如何具体构建转型的“新生态系统”?

  吴亮:杂志是什么?杂志是一个资源聚合平台,是一个沟通平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生产平台。现在,靠一篇新闻打天下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问题深度关注、聚合资源的时代。在原来杂志的生产方式中,记者采写一个稿件,然后发表,这是采编过程最核心的业务。但是,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们统领整个行业资源的抓手不是新闻采编,而是课题整合、是研究平台整合,是在《财经国家周刊》这个深度报道平台上,重构资源优势。

  2010年至2013年,我们的杂志、智库、新媒体三者是平行架构,先是《财经国家周刊》、专刊、特刊,然后是瞭望智库,它作为政策类产品承接课题、研究报考、论坛等,最后是新媒体,包括财国新闻网、犀牛财经网以及线下推广活动。实际上,这三年的平行构架还是传统思路,这也正是我们的发展瓶颈。

  在整体思路上,2014年起,我们要在三年内发展“媒体型智库”。作为移动互联背景下的微智库产品。“媒体型智库”是指,媒体作为智库的传播平台,是品牌的载体,媒体围绕智库课题来生产新闻产品,而课题可以延伸出研究圈群、研究报告、论坛、封面报道,甚至产生新的媒体。“媒体型智库”的最大特点是把传统新闻生产方式转变成以深度研究为核心抓手的资源平台,它背后的关键问题是转变产品理念,即如何围绕资源聚合设计信息产品。

  我们希望探讨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以瞭望智库为平台,通过开放调研平台,建立课题制,建立研究产品线和研究资源平台,探索研究产品和新闻产品双向促进的新路径。这是一个集人才、信息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能形成可持续的收入模式。

  中国记者:能具体介绍一下瞭望智库的操作吗?

  吴亮:实际上,智库是一个资源聚拢型屋顶,它有研究产品、有系列论坛等等,把专家资源、部委资源、课题资源全部聚拢过来。目前,我们的主要想法是先建瞭望智库做屋顶。

  我们现在有20多个课题组同时运作,比如,针对中央提出棚改问题,我们成立“棚改”课题组,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大问题。《财经国家周刊》杂志通过组织研讨会,吸纳学界泰斗、国开行行长、新华社知名地产记者等参会讨论。此后,我们与新华社兄弟部门合作成立联合调查组,将研究课题深入下去。这样,由课题组负责人来长线做公开报道、研究报告。最终我们把大量关心这个话题的人群聚合过来。在这个过程中,杂志就不只是个简单的新闻生产平台,而成为是一个资源聚合与沟通的平台。这样一种由专家委员会—课题组—论坛—自媒体—微信等组成的流程,我们称之为“倒流水”,先有需求、有市场,再生产、出产品。

  就整个传媒生态来说,我认为,在自媒体对整个媒体结构重新组合的过程中,核心要素还是资源。比如,涉及到棚改问题,这方面的主要研究人员集中在发改委、住建部、金融机构等,新华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通道,我们可以直接跟他们打交道,摸到核心信息源,把这些人聚拢过来。以瞭望智库的科技工作室为例,它承担着4G产业链课题,这个课题组团结专家、记者、行业龙头企业,专题研讨,产生研究报告、杂志封面、论坛、微信圈,再往下则形成了系列的“30人圈群”。这样的研讨包括移动互联网闭门会、4G产业链闭门会、虚拟运营商闭门会等等,顺之产生了细分领域的“系列30人”。通过这样聚合资源,刊物的报道水到渠成,衍生产品也水到渠成。

  我们现在不停地组建研究圈群。从宏观经济、移动互联、土地、能源等各个领域邀请体制外的人才参加。实际上,现在研究机构不单单在体制内,有些领域大量的研究力量在体制外,比如券商研究机构、基金研究机构,包括各种民间智库,此外海外的智库也在进入。我们的优势是什么?一脚踏在体制内,一脚踏着市场化。为尽快把这些研究圈群建起来,这几天我们忙于瞭望智库在线招聘,在门槛上要求高端人才年轻一点,级别高一点。为什么呢?这个圈群是一个资源,他们也需要参与、共享和分享。

  “媒体型智库”的顶层是瞭望智库国策研究委员会,往下依次是特约研究员团队以及各种垂直类团队,比如研究土地问题、水治理安全问题的垂直团队。这样可以大量利用外面的人才,编辑部的任务就是,为这些团队配备编辑和学术秘书,共同成长。

  中国记者:在智库的推进过程中,你们遇到哪些问题?

  吴亮:我认为,核心信息在决策层,财经的必争之地就是这个地方。我们有优势做智库,要通过研究的方式把资源整合过来。但人力与资本仍然是瓶颈。

  以人力资源而言,真正深入到财经领域的核心问题,你会发现专业性人才十分缺乏,比如外汇管理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等。怎么办?建立专家委员会,请懂的人来。只有这样持续努力,才有把这个问题搞懂的可能。为什么现在某些自媒体的影响力比较大?因为他们真的懂。

  编辑部人力分配上,以智库为核心,我们简化了《财经国家周刊》杂志的人员配置,一部分人员进入智库。但打通这方面的生产流程还有许多需要匹配的地方。比如,有些记者转型去写研究报告,很难适应,是个人员淘汰和更新的过程。另外,有些成长起来的优秀人员也会因薪酬得不到满足而流失。我们目前还没有实行一些更为市场化的激励措施。有的时候,涉及到员工核心利益时,很难留住高端人才。

  我们还在谈新的融资,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自媒体”:离开组织的日子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陈中小路 实习生 金渡江

  传统意义上的媒体,需要一个少则十来人、多则上千上万人的团队才能运作,但自媒体常常只需要一个人。 (CFP/图)

  不受组织的约束,在规则框架内独立表达,是自媒体的动力之源。

  在这种力量的驱动下,尽管商业前景目前看来并不明朗,但自媒体的探索不会停止。

  上世纪60年代初,法国深陷阿尔及利亚战争泥潭,总统戴高乐打算通过和谈结束战争,但驻阿殖民地军官却在密谋兵变、阻止和平计划。收到消息后,戴高乐以“慰问”之名给驻阿部队发去数千台在当时还很时髦的晶体管收音机。后来,通过这些收音机,驻阿士兵们收听到了戴高乐的演说——号召他们忠于法兰西。就这样,兵变被化解于无形。

  这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科技记者曾航小时候看过的一个故事,广播的神奇力量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2012年10月,曾航开通了自己的微信(一款即时通讯的手机应用,由腾讯公司开发运营)公众账号。当时腾讯公司刚刚推出公众账号功能,开通这类账号,意味着曾航不仅能在微信里向“订阅”用户推送文章、图片等内容,还可以和订阅用户直接沟通。

  起初,这个科技记者不过是想试试业界的新产品。不过,玩了一段时间后曾航意识到:订阅用户手机上装载的微信就是一台台收音机,而他自己,就像掌控着广播台的戴高乐,“只要你的演说足够蛊惑,别人就‘跟你走’”。

  意识到这点之后,曾航开始用心经营自己的公众账号“移动观察”,尽可能地坚持每晚发布一篇文章,分享自己对移动互联网的行业观察与思考。比广播更妙的是,他还可以在后台一对一回答订阅者的各种提问。

  不到半年,以移动互联网业界人士为主体的订阅者,增至近万人,这个小而精准的用户群,已赢得了广告主的青睐。

  “发布内容-获得订阅用户-实现广告收入”,这正是典型的媒体运作模式。对于报纸、广播、电视乃至网站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这需要一个少则十来人、多则上千上万人的团队才能运作,但曾航只是一个人、下班之后在战斗。

  这种模式,被称为“自媒体”(We Media),时下中国移动互联网上流行的新模式。

  “自媒体”又一春

  早在2003年,“自媒体”的概念由美国新闻学研究者提出,简单说就是普通大众借助数字科技手段,像媒体一样生产并传播内容。

  当时,博客作为最新潮的互联网应用正风靡全球——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在网上开通一个博客,并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这意味着,博客这个“媒体”发布的内容,可以实时发行到全世界有互联网的地方。而在此之前,这显然不是个人能轻易做到的事情。

  “自媒体”的概念,在博客风潮下诞生并在全球被热捧,被很多人看做是一种可能颠覆传媒业生态的新兴力量。

  中国鼎盛时期有过上亿博客,一批博客作者因此走红。

  但热闹不过两三年,博客渐渐归于沉寂。此后,数字科技的每一次革新——从Facebook、Twitter为代表的互联网社交应用的风行,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勃兴等,都会引发出新一波在各种新平台上对“自媒体”的积极实践和美好憧憬。

  在中国,眼前这股热潮的背景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过去两三年来微博和微信两个互联网社交应用风生水起——这三个“指标”,均是以亿计数。

  研究网络传播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邓建国说,过去大众媒体始终无法满足一些分散的小众需求,如今,自媒体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社交工具,低成本地聚集起这些需求。

  除了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自媒体形式,常见的还有微博、App(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乃至网络视频等类型。也有自媒体同时运行以上多种形式。通过用户简单的关注和下载等操作,“自媒体”就能与其订阅者紧密相连,快捷地把内容推送到他们眼前的电脑或手机屏幕上,完全不需要中间环节。

  和读者“面对面”

  最新的这一波基于各种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自媒体”,与既有的媒体形态相比,最显著的进步,在于能直接“见到”读者。

  曾航就是这一进步的受益者。他每天发布了新内容之后,可以即时地在后台获得各种读者点评,平均每天收到的几十条反馈里,除了咨询问题的,亦不乏有人向他推荐值得注意的业界前沿动态、有人“爆料”行业内幕、有人帮助他纠正对某些行业问题的理解偏差。

  曾航把这些陌生ID称为是“民间高手”,在后台与他们的交流,也成了其职业积累的一部分。

  在外资门诊沃德医疗中心工作的47岁血管外科医生张强,也有着相似的感受。

  在二十几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张强曾幻想未来世界能有一种“奇特的科技”,可以把医生和患者连起来。现在,从微博再到微信公众账号,他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个“未来世界”正在成真。

  张强的新浪微博上,已经累积了近七万粉丝。使用中他留意到,越来越多的病人成了他的微博“粉丝”,他们在微博上了解张强的“理念和专业”,再去医院找他看病。

  微信公众账号出现后,张强也是积极使用者之一,并且发现沟通更方便了——病人可以方便地把资料和患处拍照发送过来,他也可以在后台一对一回复指导。在微博上,他每天可能收到几百条求医提醒,却很难一一跟进。

  最近,张强索性建立了一个以病人为主要目标订阅者的微信公众账号,主打“血管疾病的科普、咨询以及远程会诊”。

  “过去人们都是在看医院,而不是看医生,大家投奔好医院,对医生往往是随机选择。”在张强看来,自媒体开始改变这种现状。2013年之前,他是上海一家公立三甲医院的血管外科主任,“下海”之前身边友人曾惋惜地提醒,他的医术会因缺少病人而失去用武之地。但实际情况是,病人比原来多了一倍,很多病人也跟了过来。

  情感咨询师“但丁Law”的微信公众账号拥有5000订阅者,过去在“把妹”BBS上起家的他,现在把这里看做是自己“事业里挺重要”的平台,因为自己“没有独立网站,博客又无法和用户建立长久联系”。

  在这里,但丁Law除了发布自己撰写的情感咨询文章、一对一回复订阅者的提问,还正构思着和拍档利用这个账号给订阅者提供“小型社交课程”。

  大大小小的领域里,像曾航、张强和但丁Law这样,用自媒体来实现个人品牌提升、职业资源维系等价值的人,正在涌现。

  谁来审核“自媒体”

  传统的媒体形式,几乎都有一套“写作者-编辑-审查者”的内容生产流程,来确保媒体生产内容的公信力和安全性,但对“自媒体”而言,这些角色都由一个人来完成。

  一方面“自媒体”因此拥有了更宽松的尺度和写作自由,但另一方面,自媒体作者必须自己拿捏分寸。

  闻佳是上海《申江服务导报》的一名时尚领域的记者,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网络上小有名气的美食达人“艾格吃饱了”,六年前开始撰写美食博客。等到了微博时代,她发现博客内容往往淹没在“微博的时间洪流”里。

  最后,在从事技术、美工等职业的朋友们的友情支援下,闻佳在2013年初发布了一款名为“艾格吃饱了”的智能手机App,她在这个App里会不断更新餐馆点评榜单、菜谱,推荐食材类淘宝店,上线后迄今已被下载了近两万次。

  过去“点两个菜凭经验判断随便说几句也无所谓”的闻佳,不由得越发注重“公信力”来,她甚至参考了《纽约时报》食评版的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减少主观性评价”,对点评的餐厅“必须不同时段吃几次,点菜范围也要宽泛”,以“提供更多论据为我的结论负责”。

  对于商业力量,闻佳保持着警惕,“从来不想和推荐店有任何交流”。有一次推荐了一家淘宝店的奶酪条,她还不得不找到店主询问后续货源是否一致。尽管店主作了保证,她后来还是又买了一些来自己验证过才放心。

  沈亚川是一位暂时赋闲的时政编辑,他的网名“石扉客”在新浪微博上人气颇高,有近九万粉丝。2013年2月辞职后,他注册了一个微信公众账号“石扉客-法政观察”,几个星期已积攒了8000名订阅者。

  这是目前尚不多见的时政类自媒体之一,主打内容是每日五条时政观察、每周一篇时政分析文章。为了调和内容的“软硬”,考虑到“喜欢时政的读者,一般也喜欢美女”,他还每天推出一位“扉女郎”并张贴照片,沈希望以上述几点来做出“个人特色”。

  “最大障碍,就是随时可能玩完”,沈亚川参照自己写微博的经验来“自我审查”,提醒自己发言“不要轻狂”,先尽可能地让“小白鼠能够养下去”。

  不过,由于自媒体都是附属在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各种平台上,某种意义上,平台运营商担任了“判官”的角色——比如,如果内容涉黄,就很可能不能发送给用户。

  在中国,平台商通常是通过关键词过滤等技术手段加人工的方式来审核内容,但通常不会与发布者沟通,发布者只能自行揣摩。

  有时候,这种方式也会有一些误伤。广州一位工程师开通了一个“深夜谈吃”的微信公众账号,每晚发布一条“原创饮食经验”。有一天,他的一篇关于土豆烹饪方式的文章,被审了一夜,让他哭笑不得。他事后反思,是不是因为标题用了“大洋芋帝国”这样的字眼?

  钱景并不明朗

  在绝大多数人还是把自媒体作为一种个人价值提升或个人兴趣发展的方式时,这条路上走在最前列的少数人,已经彻底将其当成谋生之道。

  曾在杂志、网站工作的科技媒体人程苓峰,在2012年8月末辞职迁居南方小镇,“不打工、不创业,专心做一个关注互联网的个人媒体”。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和博客网站都是他的自媒体“云科技”的发布平台,主要内容是他所撰写的行业评论,自称在各平台有总计百万订户。除此以外,他也会组织一些线下的行业沙龙。

  现在,程苓峰已经获得了13个广告,全都来自他浸淫多年的互联网或相关行业,他说每个价格“1万-3万”,而这些广告会同时在他的各个平台上推广。

  这个成绩,也让程岑峰成了当下言“自媒体”必提及的红人。

  为了自由创作而离开组织,是程苓峰的愿望。这样的人,现在已越来越多,而“自媒体”,提供了独立生活的可能性。

  声称“绝不加入、自建任何组织”的罗振宇,也是其中之一。罗是原央视《对话》节目制片人,离开组织之后,通过做企业顾问、讲学等方式“挣钱”——他戏称是“跑江湖”。2012年10月,他宣布着手打造他的自媒体“罗辑思维”——这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自媒体之一。

  几个月运转下来,他的这档直触时下热点、用轻松的话语探讨严肃话题的网络视频脱口秀节目,颇得年轻人的追捧,在优酷上今年已经获得累计超过700万次的点击。微信公众账号以及微博上,也积聚了大批粉丝。

  不过,罗振宇并不是一个人。他背后还站着一位经纪人、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申音。他们的分工是:罗振宇负责内容,申音负责商业开发,收入两人分成,罗形容说“是泰森和唐金的关系”。

  在商业模式上,他们暂不希望直接插播广告,申音解释说是“不想伤害用户体验”。“罗辑思维”现在采取的是品牌合作的方式,已产生的第一个合作对象是网易新推出的一款云笔记软件,使用者可以与罗振宇团队分享知识积累,通过量身定制的这种合作,这款软件无缝接入“罗辑思维”的追随者中。

  在之前从事社会化营销业务过程中,申音的判断是,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的自媒体,将会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并改变生态,期望抓住其中的机会。

  申音正在寻找更多的合作者。除了“罗辑思维”,他已和知名投资人薛蛮子推出一款自媒体App“蛮子文摘”。

  这种作者加经纪人的自媒体商业运作方式,曾航就非常认可。他认为自己这样的自媒体作者“没有能力也不应该去拉广告”,经纪人的角色,恰当地承担了传统媒体经营部门的职能。

  曾航和其他七八个科技自媒体,加起来有近20万订阅者,他们组成了一个名为“WeChoice”的“广告联盟”,由专人负责广告业务,所获广告,将同时投放在联盟内的所有自媒体上,最后大家再根据各自订阅者数量等指标分成收入。

  至于自媒体的商业潜力,市面上充满了乐观估量。但上海交通大学的新媒体专家魏武挥(过去曾是博客大巴的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并不这么看。

  在魏看来,程苓峰的13个广告,更多是基于其个人在行业多年积累的“变现”和先发效应,并没有普适性。像博客时代一样,也许会有一批人在这波潮流中脱颖而出,但就整体的商业模式而言,本质上“微信公众账号就是当年的博客、App就是当年的电子杂志”——曾被外界寄予很高的商业价值期待,后都趋于没落。

  不过,探索并不会因此而停止。

  自媒体的本质是“人物经济”

  我的频道从5月开始上线,到今天160天左右,如果是个孩子的话,160天其实是一个还要喂奶的孩子。160天里面,对我这样的一个写作者来讲,是挺煎熬的一段时间,犯了很多错误,也和团队的85后小朋友们在一起不断摸索怎么做自媒体,怎么更好地为朋友们做服务,所以对我来讲是一个挺奇妙的体验。同时,也让我重新反思了我所在的媒体行业,或者说我对新经济的很多看法,在这160天里面确实有很多变化。

  到现在,我有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我们现在在做的这个自媒体,或者说是信息化革命所带来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变化,很可能是经济模式里面一个比较新的时期,我们一起在创造一个新的历史,我简单地把它定义叫做人物经济。

  这个词是我在进大学的时候就读到的词,叫做“异化”。青年马克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在研究异化问题,他说人类进步是一个不断物质进化的过程,人类在不断创造物质的同时,这些物质和经济模式最终完成了对人的奴役,他叫异化,然后他要解决这个异化。我们在很长时间里面,对经济的理解基本上是对物的一个理解。比如说三十六年来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叫做计划经济,就是国家控制了所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改革开放开始我们要打破计划经济,进入到80年代把经济模式叫做商品经济,就是把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从国家的手上解放出来,让它能够实现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商品经济。到了1993年以后我们提出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指的是为了所有商品的价值不但体现在制造环节,而且体现在它的流通环节——流通以及品牌、人们对商品的喜欢本身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市场经济。

  三十六年来我们基本上是走在计划、商品到市场的道路上,但是我们发现无论是计划、商品还是市场,总的来说都是讲商品本身,讲物的本身,无论它是衬衫也好,电脑也好,汽车也好,那么人呢?人在这三十六年里,或者在很漫长的工业革命时期,他其实是不存在的,人仅仅是一个消费者或者支付价值的一个人而已,是隐藏在物里面的。今天我们到了自媒体时代,或者到了新经济时代,有可能人跑到物的前面,有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形态,当这种形态发生以后,很可能会造成所有的信息、所有的交换甚至所有的思想世界里的情景都会发生很大的一些变化,接着就会出现大概六个方面大的变化。

  第一个大变化是人替代了商品成为了一切信息的核心节点。

  我们这些人本身已经大于所有的物品,大于所有的机构,或者大于了原来所以为的品牌,而站到了第一线。这是自媒体带来的最大变化,人替代商品成为一切信息的节点,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事情。人从此在这样信息的交流中获得了解放。

  第二个是物的“大众时代”彻底终结。

  一个商品能够统吃所有的阶层,有钱人、没钱人大家都去买你的商品,年纪大的、年纪小的都去信仰某种审美观、价值观,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掉了。未来的人会生活在不同的圈层中,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这些圈层是跨地域性的,比如说今天一些朋友从郑州、厦门、国外等地过来,我们因为某一些价值观,或者对一些知识的需求具有共同性,所以今天我们坐在了这个阶梯教室里面。未来的人,包括我们这些人,我认为都一样,出现大众情人的概念是很小的,而不同的阶层会喜欢不同的偶像。我最近做了一个偶像的对照。大家都知道姚晨,她前段时间发生了出轨事件,微博后面的跟帖是有24万条。上个礼拜我女儿告诉我有另外一个偶像叫鹿晗,这个兄弟1990年出生的,今年七夕节发了一条微博,说有1300多万条的跟帖。对我这样的60后、70后来讲,完全不是1300万的一部分,但并不代表他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甚至是一个更大的世界。但是他这个人所代言的产品和格局跟我这类知识、年龄水平的人是绝缘的。所以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年像小虎队这样的,从农村到城市、大人小孩都会很喜欢的大众偶像,这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圈层中,未来商品也是一样,不同圈层的人喜欢不同的手机、电脑、汽车,这是一个物在人变成信息节点以后出现的第二个景象。

  第三个景象是人因为“喜欢”而非“必需”聚合在一起。

  这完全违背了一个商品生产的必需性。未来在信息过剩、商品过剩的前提下,一个商品仅仅因为具有某一种功能而被购买的几率下降了,而符合某一个阶层的审美属性而被购买、被需求的概率会大大上升。这个时候商品就具有人的特点,变得柔软具有体温,甚至也有缺陷。这些具有人格特性的商品或者服务,或许替代冰冷的标准件成为未来时代最大的流通商品。

  第四是每个人都是生产型的消费者。

  这是凯文·凯利在199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在自媒体状态下,所有的互动,包括像我这样一个非常坚硬的关于财经内容的评论,都有的一个门类叫做话题墙。我们每个礼拜会选一些我们认为你们会关注的财经人物、财经事件,会请我们的订户朋友说你们关心哪个事件,甚至你们有没有关于这些事件的最好评论能给到我们。即便在财经这么坚硬的一个领域,仍然有可能通过和粉丝的互动,让大家变成一种生产型的消费者。

  第五个变化是出现失控而有节制的自组织。

  自组织这个概念其实是1960年代解构主义开始风行、统治哲学世界后出现的一个情况。在做这个频道过程中,我对自组织或者KK所提出的“失控”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失控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还是组织化。原来的组织是自上而下的权威性组织,现在的组织是一群共同爱好的人在一起的一种组织行为。在这160天里面,频道在全国43个城市组织了各自的书友会,他们各自都在搞活动,这个周末全国有11个城市在搞一些活动。有的在爬山、有的在喝茶、有的在读经济学,这是一个完全自主的行为。但是我认为自组织里面还是需要有节制的,所有自组织的行为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下进行的,自组织不是无组织的状态。自媒体未来有一个很大的工作是什么?能够让全国各地的不同职业的人,因为审美和价值观而聚集在一起的人,能够在失控的状态下有节制地进行交流,这个可能是我们现在自媒体正在需要面对的一件事情。

  第六个是“自由的人”终结垄断和专制。

  人们发现当你需要了解某一个思想的时候,当你需要了解某一种知识的人,当你需要了解某一种产品的时候,他更需要看到的是人。今天来的这些嘉宾,他个人的号召力很可能已经超过他品牌的号召力,而且他整个推广的成本非常低,非常快速。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所担忧的人的异化问题,有可能在某些程度上被缓解,但完全消解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而缓解的过程就是这些人,这些具有人格品质的人,他所提供的服务无论是思想服务还是消费者服务,或者商品服务,他最终会成为人们消费最主要的消费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就很可能会摆脱那些组织也好、品牌也好、企业也好,这些非常坚硬的机构约束。

  当这种自由的思想逐渐被传播以后,我们这一代人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社会历史上第一批因为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的自由人,我们信仰自己的价值观,而因此有机会去拒绝商业世界的垄断,从而让我们这些自由的人形成一个自由中国。(群邑智库)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